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与学术动态
我校举办大气超细颗粒物(矿物相)表界面反应学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27-28日,我校成功举办以大气超细颗粒物(矿物相)表界面反应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太阳集团tcy8722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非金属矿物资源高效利用专委会主办,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我校科技处、我院、理学院、材料学院、国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共计60余与此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校长董发勤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校大气复合污染团队在重点项目《四川盆地高湿静稳大气超细矿物相复合污染物耦合界面反应机制研究》的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各位学者能借本次研讨会分享研究方法、交流学术思想,共同促进大气微纳米矿物颗粒与污染物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反应机制研究。

会议期间,中科院化学所葛茂发研究员从国家环境污染政策和实际瓶颈问题出发,详细讲解了多污染物协同作用机制、气溶胶反应动力学过程、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设备开发等特色性工作内容。四川大学杨复沫教授从四川盆地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来源成因以及问题和挑战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四川地区的空气污染物分布与迁移特征等代表性工作。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唐明金研究员以颗粒物的吸湿性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大气非均相和多相化学反应的研究方法,强调了矿质颗粒物吸湿性在大气气溶胶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浙江大学刘磊博士基于单颗粒物成分解析,详细介绍了雾-霾期间气溶胶颗粒物的理化特性、矿物组分及大气化学循环效应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我校邱荣教授、边亮研究员、何毅研究员、何辉超副教授、霍婷婷博士、赵玉连博士等围绕“大气颗粒物空间复合污染特征与演化机制”、“矿尘复合污染物微界面构建与非均相反应机制研究”等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

特别针对盆地内颗粒物矿物相成分构成和分布特征,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和季节变化特征以及矿物相互转化的相关性;对于颗粒物中代表性矿物方解石与硝酸铵复合颗粒物与SO2的非均相反应中的氧化机理、吸湿性增长和新粒子形成机制以及粘土矿物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表面污染气体的均相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据悉,该重点项目是《可吸入矿物细颗粒与常见菌的近尺寸作用研究》重点项目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由此就大气可吸入矿物细颗粒(IMG)与常见菌作用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所包含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1)沙尘后缘区域降尘中矿物相组成、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可吸入矿物细颗粒中重金属/有机物赋存特性及其在不同功能区内的环境行为特征和细胞毒性特征。

Shiyong Sun, Yanchen Yao, Xiang Zou, Shenglan Fan, Qing Zhou, Qunwei Dai, Faqin Dong, et al., Nano-Scale Spatial Assessment of Calcium Distribution in Coccolithophores Using Synchrotron- Based Nano-CT and STXM-NEXAF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4, 15(12), 23604-23615. (DOI:10.3390/ijms151223604)

Yali Zeng, Jianjun Deng, Tingting Huo, Faqin Dong, Limin Wang, Assessment of genetic toxicity with major inhalable mineral granules in A549 cells, Applied Clay Science, 119:175-182. (DOI:10.1016/j.clay.2015.08.035)

(2)在不同条件下矿物粉尘液相自由基、重金属离子释放特性与机理、•OH、ROS自由基的检测方法以及在有机酸作用下常量元素和的溶解机理、溶出特性。

Faqin Dong, Yuting Guo, Mingxue Liu, Lei Zhou, Qing Zhou, Hailong Li, Spectroscopic evidence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lysine and montmorillonite: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nitrogen,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8, 159, 3-9. (DOI:10.1016/j.clay.2017.11.020)

Qunwei Dai, Yulian Zhao, Faqin Dong, Bin Wang, Yunbi Huang,Interaction between bentonite and Bacillus litoralis strain SWU9,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4, 100, 88-94. (DOI: 10.1007/s11356-018-2775-7)

(3)矿物/常见菌界膜作用模型和作用理论以及矿物细颗粒-常见菌壁膜结构生物分子逐级影响机制和电子转移机制。

Shiyong Sun, Mei Li, Faqin Dong, Shengjie Wang, Liangfei Tian, Stephen Mann, Chemical Signaling and Functional Activation in Colloidosome-BasedProtocells, Small, 2016,12(14), 1920-1927. (DOI: 10.1002/smll.201600243).

Liang Bian, Faqin Dong, Mian-xin Song, Hai-liang Dong, Wei-Min Li, Tao Duan, Jin-bao Xu, Xiao-yan Zhang, DFT 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for evaluating Pu3+-Pu4+ electronictransition of plutonium-doped zirc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5, 294(30), 47-56. (DOI:10.1016/j.jhazmat.2015.03.053)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推动了矿物粉尘与污染气体多相复杂气溶胶体系相互作用界面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加强了对大气复合污染颗粒物矿物相-自由基-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污染物在矿物相颗粒表/界面汇聚、雾-霾转化关键过程的认识,而且交流了超细矿物细颗粒自由基、污染吸附、浸出等环境学行为和近尺寸作用-界膜作用理论的研究内容。促进了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我校环境学科的发展和高水平人才成长、培养奠定基础。

2020年01月05日

边亮赵玉连供稿)

返回上一页
Baidu
sogou